繼js3333線路檢測中心第七屆青年學術論壇開幕式暨大會邀請報告會后,12月5日下午,由外國語學院負責承辦的第五分會場報告會在文浩館211成功舉行。分會場報告會由我院李健雪教授主持,設計、人文和外國語學院的青年教師和部分研究生積極參與了報告會。
設計學院張凌浩教授和人文學院尹楚兵教授作為特邀專家出席分會場報告會,且分別做了題為“設計3.0-設計思維在食品產業中的作用”和“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前沿漫談”的學術報告。兩位專家的報告從迥然不同的視角讓與會的青年教師深切體會了設計對創新思維的推動,領略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拓寬了研究視野。
分會場報告會也為青年學者搭建了自由交流、互相學習、互動展示的平臺,來自設計、人文和外語的4位優秀論文獲得者宣讀了各自的論文。人文學院的楊啟光教授和韋雪艷老師分享了各自的論文“建立以家庭為視角的中國發展型教育政策體系“和”小微型企業創業者創業學習、差錯取向與機會識別的關系“。楊啟光教授針對中國人口和家庭變遷與教育現代化轉型要求,分析我國家庭生命周期不同發展階段的教育政策需求內容,提出以終生教育思想為指導,建立基于家庭的教育政策目標、內容與實踐策略體系,提升家庭生活質量,建立社會友好型幸福家庭。而韋雪艷老師的論文則采取問卷調查法,研究了小微型企業創業者的創業學習、差錯取向與機會識別之間的關系,為提升創業者成長提供了實證證據。
設計學院陳香老師的論文“弱勢群體智能化產品設計應用戰略”,試圖從弱勢群體的基本理論研究出發,找到智能產品與弱勢群體之間的關系。針對弱勢群體對智能產品在識別、心理、經濟性、方便性、情感性方面的需求特點,通過具體的產品設計案例來檢驗這些需求性的可能性,最后提出智能產品具體的設計戰略和方法,使智能產品能更好地為弱勢群體服務。外國語學院朱義華博士則在論文“論三位一體的外宣翻譯意識”中提出:為了提升國家在國際社會的積極形象,外宣翻譯工作者必須具有清醒的政治意識、跨文化意識和文化資本輸出意識。政治意識確保外宣工作的正確方向,跨文化意識保障外宣工作的宣傳效果,而文化資本輸出意識則推動著中國特色文化的對外輸出與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朱老師還列舉了生動的實例說明:“三位一體”的外宣整體意識是確保外宣翻譯與外宣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有力保障。
來自設計、人文和外國語學院的專家對四位青年老師的論文作了精彩而中肯的點評,最后現場推薦人文學院楊啟光老師的論文為最佳優秀論文。
隨著5日晚上的閉幕式暨頒獎典禮,本屆青年論壇正式落下帷幕。但相信將誕生更多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教學和科研成果,一大批具有創新思維和國際視野的青年教師終將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