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背景下,全球各國之間的交往日益緊密,區域國別學在人文交流、國際事務等方面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為提升外院學子對外語國家文化認識的廣度與深度,推進跨學科研究,優化外語學科體制建設,js3333線路檢測中心于2023年4月12日特別邀請南京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王銀泉教授作題為“外語學科區域國別學的使命擔當:以海絲文化研究為例”的學術講座。外國語學院院長方文開教授出席并主持本次會議,學院教師及研究生共同聆聽講座。
講座前,方院長致辭,簡要介紹了王銀泉教授的學術背景,對專家來校指導表示熱烈歡迎與感謝,同時鼓勵與會師生認真聆聽,體會前沿性的學科跨界融合意識。
講座伊始,王教授從“頂天”、“立地”兩個原則切入,指出學科建設既要服務國家戰略、深入學科前沿,又要服務地方建設、考慮社會需求,強調學科建設必須滿足“符合當代科技發展趨勢”、“符合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有較好的建設基礎”和“能夠通過學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學科方向和特色來帶動相關學科發展”四個要求。接著王教授結合《新文科建設宣言》和《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等資料,對外語學科的發展歷程及其內涵的調整進行了回顧,闡釋了將區域國別學設立為一級學科的重要性。王教授指出,學科建設包含學科定位、學科隊伍、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諸多要素,反映了高等學校的辦學實力與核心競爭力,因此必須突出特色,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新”。
隨后,王銀泉教授對區域與國別研究的跨學科特征進行了詳細闡釋,表示其打破了以學科分割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將各個學科內的知識進行重組,在推進學科交叉融合的同時,構建以研究對象國為中心的全面知識體系,形成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全面新認識。教授指出,外語學科應抓住發展機遇,借助多學科力量,開展區域國別學的相關研究。
最后,王教授以18世紀歐洲的漢學三大巨著為切入點,結合法蘭克王國、教皇子午線、地理大發現、尼德蘭聯省共和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尋找香料之爭、隆慶開關與月港海絲貿易等諸多史料,為在場師生詳細剖析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歷程和重要地位,以海絲文化研究為例解讀了國別區域研究的使命擔當。
講座結束后,方文開院長從學科建設理念、外語學科內涵調整、新文科特色以及漢學研究等方面進行概括總結,表示王教授的演講內容詳實、邏輯連貫、啟發性強,展示了漢學研究廣闊的發展前景,讓我院師生受益匪淺。

王銀泉教授開展學術講座

講座現場

方文開院長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