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17載,“外研社·國才杯”系列英語賽事再次點燃北京的冬天。12月4日,2018“外研社·國才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在北京外研社國際會議中心盛大開幕。歷經七個月,來自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多國在華留學生在內的193人脫穎而出,共逐桂冠。經過網絡賽場初賽、復賽、決賽的激烈角逐,通過專家評審、視頻提問、網絡投票的重重考驗,我校外國語學院英語1605班戚淼同學從3443名中國選手、44名外籍選手中脫穎而出,成功晉級前90強,獲得全國總決賽資格,并在國賽賽場上獲得了全國三等獎!
“外研社·國才杯”大學生英語挑戰賽(Uchallenge)是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北京外研在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國外語測評中心聯合承辦的公益賽事。自2002年創辦以來,大賽以智慧打磨積累、以創新精雕細琢,為莘莘學子開拓國際視野、提升個人素養開辟新途徑,助其磨礪前行、干霄凌云,并于2018年被納入“中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暨學科競賽評估項目”,在得到認可的同時,也迎來更高挑戰。
12月4-9日的演講全國總決賽一共分為四個階段,包括了已備演講、即興演講、常識問答、不同演講、評委提問、評委挑戰等多個環節,能充分展示選手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水平以及知識積累。總決賽的題目包羅萬象,既有“以港珠澳大橋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具有哪些重要意義?”“如何解讀中國的‘俠義之道’”等當下熱點話題;也充分追隨當下年輕一代的生活潮流,和大家聊起了 “超能力”,以及“如何把生活給你的‘酸檸檬’變成‘檸檬水’”,更有哲學領域相關的話題如“對‘脆弱性’的理解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現在與過去一樣一成不變,是墨守成規、被習慣支配的表現?’”“如何詮釋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講述的“洞穴寓言”在今時今日具有什么現實意義?對選手的知識儲備、思辨能力等進行了更深度地挖掘。
這是我校第一次有選手進入“外研社杯”演講比賽全國決賽,外國語學院領導非常重視演講比賽網絡賽場的比拼,專門安排了視頻拍攝,并由指導老師全程進行指導,幫助選手對視頻提問和比賽各環節進行準備。
這次進入決賽的戚淼同學表示,這次比賽的經歷極大地增長了她的自信,發現原來自己可以在演講這個領域走到國賽,雖然在回答問題環節產生了一些失誤,以0.06分之差遺憾止步,但是這絕對是一次收獲遠大于遺憾的經歷。在觀賽過程中,她收獲了很多演講上的技巧,更見識了其他選手出色的整體構思、語言表達、知識儲備、臨場應變能力,是一場集知識性、思辨性和觀賞性的視聽盛宴!
通過整個備賽和參賽過程,外國語學院學科競賽指導團隊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團隊將爭取在明年的“外研社杯”演講比賽和其它比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外院學子戚淼參加英語演講比賽全國總決賽

戚淼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