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教育研究所第三場專題研討會于11月22日下午13:30在文科樓A349大會議室舉行。本次研討會面向外語教育研究所“多模態語言輸入處理研究”和“構式語法研究”小組的成員,還吸引了外國語學院的部分青年教師和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的部分研究生。
研討會首先由周迓菁老師介紹 “英語多媒體視頻閱聽過程中的知覺負載與選擇性注意”的研究開始,她詳細講解了本研究的理論基礎、研究問題、實驗設計、數據分析和討論以及得出的結論和研究的局限性;接著,顧琦一教授介紹了“視頻與字幕對外語聽力理解的影響”的研究,并指出字幕的運用表面上可能促進了學習者對輸入的理解,而實際上可能阻礙學習者語言能力的進一步發展;視頻對聽力的促進作用不僅僅取決于視頻本身的特點,也取決于學習者語言水平及其對音頻材料的理解程度,與音頻無關的視頻對二語理解甚至起到阻礙作用。因此使用時應注意學習目的、任務特性和學習者語言水平。隨后,英語專業研究生李莉介紹了“輸入模態和輸入長度對中國英語學習者理解的影響”的相關研究。隨后,在座的老師還與她們進行了熱烈的互動討論。
研討會的后半部分由毛海燕老師和陳方博士分別給大家介紹了國內和國外構式語法研究的現狀。毛海燕老師從國內構式語法的研究范圍、有標記構式研究、與其它理解結合的研究以及實證研究等四個方面,對國內學者所作的研究發現作了詳細介紹,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空白和可能研究的領域。陳方博士從二語習得的角度對國外構式和二語習得的研究作了詳細的綜述和剖析。陳方博士結合具體事例,從理論和實踐兩個角度將構式與習得的復雜關系進行了詳盡的梳理,并以國外權威學術著作及其相關理論,如Verb-island Hypothesis、Competition Model等,驗證構式習得的特點和規律。在上述兩位老師介紹的基礎上,嚴敏芬教授介紹了構式語法的權威著作《構式語法手冊》做了介紹,并初步回答了構式研究范圍、構式與其它理論之間的關系、有標記構式等問題,并具體就構式化和語法化之間的關系作了簡要介紹,使大家對構式語法這個陌生而又熟悉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
兩個多小時的研討氣氛活躍,信息豐富,學術含量高,在座的老師和同學都感到有很大的收獲。
圖一:顧琦一教授在進行視頻與字幕與聽力關系的介紹
圖二:嚴敏芬教授在進構式與語法化的介紹
圖三:陳方博士在進行構式與二語習得關系的介紹
圖四:周迓菁老師在進行字幕與閱讀關系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