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邀請,南開大學博士生導師王宏印教授于2015年11月15日(周日)下午2:30 – 5:30在長廣溪2號會議廳為外國語學院師生做了題為“詩歌翻譯”的學術報告,副院長方文開教授主持報告會。
王宏印教授現為南開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學位點博士后流動站站長、翻譯研究中心副主任;先后任教育部高校英語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全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文化典籍翻譯研究會會長,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跨文化交際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天津)翻譯工作者協會理事,天津市政府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際漢語詩壇》藝術顧問。他的研究領域寬泛,包括莎士比亞悲劇《哈姆雷特》翻譯與研究、《公孫龍子》翻譯與研究、司空圖《詩品》翻譯與研究、《石濤畫語錄》翻譯與研究、《書譜》翻譯與研究、《紅樓夢》翻譯與研究、穆旦(查良錚)詩歌創作與翻譯研究、吳宓研究等,并有少量新詩和散文作品發表;已出版各種學術書籍60部,發表學術論文近100篇。
講座中,王教授從“詩不可譯乎?”出發,以四首具體詩歌(Volcano、《江雪》、A Kiss、《登樂游原》)為例,結合自己詩歌創作和翻譯的切身體會,深入淺出,旁征博引,在不經意間生動形象地闡釋了詩歌的定義、修辭、韻律、特征等,并總結了古典詩歌翻譯的理念與原則,向在場的師生展示了欣賞和翻譯古典詩歌的無窮魅力。
他鼓勵同學們多讀詩歌,通過閱讀培養語感,培養自己對語言、對美、以及對生活的敏感度,進而提升自己的詩歌素養;在嘗試翻譯詩歌時,要閱讀和理解原詩,注意掌握詩歌的特點,尋求翻譯的模式,不要相信詩可譯或不可譯一類的說法;同時,要廣泛閱讀詩歌理論,提高理論修養;并強調,作為英語專業的學生,最好自己練習寫詩,以提高寫作技巧,保持思想的自由,擁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在他看來,詩歌翻譯與詩歌創作類似,不僅需要靈感,而且需要豐富的經歷和深厚的積淀。
兩個多小時的精彩講演之后,王教授又一一回答了在場師生的提問。內容豐富的報告讓聆聽者都感到獲益匪淺,讓廣大師生進一步加深了對詩歌欣賞與翻譯的理解,更讓大家從中領略到了一位大家的風范、一個學者的境界和一位詩人悲天憫人的人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