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4日下午,蘇州大學王軍教授在文科樓A349會議室為我院師生作了題為“生態(tài)語言學視角下的漢語疊加語研究”的學術講座,講座由方文開教授主持。
王軍,上海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yè)博士,美國亞利桑那大學訪問學者,現(xiàn)為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英語系主任,兼任蘇州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語言與符號學研究會秘書長,中國認知語言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外國語言研究會副會長,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期刊副主編;是蘇州大學第一層次“東吳學者”,人文社科院駐院首席專家,外語學院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學科帶頭人;主要研究方向為對比語言學、認知語言學、理論語言學,研究內(nèi)容涉及形體語言、復合名詞、隱喻轉(zhuǎn)喻、間接回指、韻律等;主持省社科基金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出版語言學專著兩部,在《語言教學與研究》、《外國語》、《現(xiàn)代外語》等語言類期刊上發(fā)表研究論文50余篇。
講座主要圍繞“漢語疊加語的定義、主要特點、存在環(huán)境、四種中間狀態(tài)及其發(fā)展前景”五個方面展開。首先,王教授向師生們介紹了什么是漢語疊加語:漢語疊加語都是漢字,但是沒有標準漢字所包含的語音、詞匯或者語法規(guī)則;接著介紹了漢語疊加語的研究及其存在的環(huán)境,從而總結出漢語疊加語的四種中間狀態(tài),進而展望了漢語疊加語的發(fā)展前景。
講座后,方文開教授對講座進行了總結,認為王教授的講座給我們展示了語言學研究的技巧和方法:只有在前期豐富積淀的基礎上才能對生活中一種新的語言現(xiàn)象進行思考,并在研讀大量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找到恰當?shù)那腥胍暯牵瑥亩纬勺约旱难芯空n題。
最后王教授熱情洋溢地與到場師生展開了互動,回答了大家的提問,不僅闡釋了自己的科研體驗及對經(jīng)典的獨到見解,而且演示了疊加字的獨特輸入法,讓大家深受啟發(fā);講座在愉快的氣氛中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