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1日下午2:00 - 3:30,南京大學陳新仁教授在文科樓A349會議室為我院師生作了題為“動態語境下英語詞匯創新的語用功能研究”的學術講座,講座由方文開教授主持。
陳新仁,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伊利諾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語用學理論與應用、外語教育與教學、語言政策與語言規劃等; 擔任East Asian Pragmatics第一主編,《外國語文研究》主編,《語用學研究》第二主編,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學科帶頭人,南京大學外國語言學研究所所長,中國語用學研究會會長,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話語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外語博士論壇理事會副理事長,中國認知語言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語言與符號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語言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在Journal of Pragmatics,《語用論研究》(日本)、《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當代語言學》、《現代外語》、《語言科學》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3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等30余部,主持完成或在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講座主要圍繞“詞匯學研究的主要話題和主要視角、動態詞匯學的界定、詞匯創新的語用功能分析、關于詞匯學新的研究方向的思考”四個方面展開。首先,陳教授向師生們簡單介紹了目前詞匯學研究的主要話題和主要視角,進而點明自己主要是從語用學的角度來研究詞匯創新;接著,以廣告為例,通俗易懂的說明了詞匯創造性和詞匯能產性的異同,并且通過引用一些網絡、廣告和文學中的詞匯,陳教授使師生們了解了臨時性詞匯和新詞新語的定義及其異同;然后重點從施為功能、人際功能、語用認知功能和篇章組織功能四方面分析了詞匯創新的語用功能;最后陳教授總結了詞匯創新研究的所得:(1)語言具有巨大的組合,合成空間;(2)詞匯生成有時會超越語言構成規則;(3)創造性詞匯生成具有語用動機,能夠傳遞“非常”效果;并提供了一些關于詞匯創新的研究方向。
講座的最后環節是積極熱烈的互動討論,陳教授的耐心解答讓到場的師生們深受啟發;他講座中留給大家的思考問題為大家以后的課題申報和論文寫作提供了建設性的前沿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