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探索“校村黨建結對共建、互動發展”模式,實現校村交流合作、優勢互補、共促共贏,全面助力鄉村振興,1月22日至23日,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李榮華、黨委副書記劉伯賢、英語系主任楊勇、教授袁雪生、教師胡燕萍、學院分團委書記顧海星、教務辦主任王琰玲、輔導員苗文建、朱家燁等人赴揚州市,開展校村結對共建活動。
第一站,外國語學院師生一行來到友誼村黨群服務中心,參觀未成年保護工作站、眾創空間、電商直播間等。服務中心聚焦一老一小、青年創客,依托省級眾創空間,構建“黨建+電商”模式,結合青年創業、巾幗創業,為日益多元的創新創業主體提供各類支撐平臺。除此之外,服務中心還重點打造“直播助農”品牌,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助力農村經濟發展。李榮華提出,直播經濟的蓬勃發展點燃了創新創業的“新引擎”,是實現產業興旺的有效途徑。
22日下午,外國語學院本科黨支部與揚州市邗江區楊廟鎮友誼村黨總支結對共建簽約揭牌儀式在楊廟鎮人民政府舉行。友誼村黨總支負責人李源就友誼村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經濟增收等方面向大家詳細介紹了本村情況。李源表示,通過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實施,友誼村走上了“一步一臺階”的發展之路,年經濟收入穩步上升。他提出,外國語學院與友誼村的黨建共建,不僅能夠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更為鄉村振興和青年人才培養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劉伯賢介紹了外國語學院基本情況。他強調,外國語學院注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培養的同時,注重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培養,鼓勵學生走向基層、實地調查。他在展望下一步的合作交流時提出,通過校村合作,外院人才將有機會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空間,為鄉村發展注入青春活力。
隨后,顧海星與李源簽訂共建協議。李榮華與楊廟鎮黨委書記曹杰共同揭牌。接下來,兩方領導分別發表講話。曹杰提出,楊廟的發展迎來了新機遇,對于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斷增加,有了鄉村振興與人才培養的良好基礎,架設好校村黨建共建的聯系橋梁,對外院與楊廟的發展都將大有裨益。李榮華的講話聚焦于外語人的使命與擔當。她提出,楊廟電商的發展,實際上是對中華傳統文化價值的深刻把握與創新實現。作為外語人,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出去、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是不變的責任。校村雙方理念契合、方向一致,應進一步加強橫向合作,將任務書、施工圖、時間表、責任單的“規劃藍圖”落地實施,共建聚合力,一起向未來。
23日,外國語學院師生來到揚州大運河博物館,品運河文化,悟博物風雅。場館內,師生們通過文物觀覽、語音講解和互動式體驗展,了解了大運河舟楫帶來的南北文化融合與古今生活變遷,探尋了匠心傳承的非遺文化。
未來,外國語學院黨委將以校村黨建共建為基礎,不斷提高對鄉村振興視域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積極探索校村合作育人路徑,努力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工作新模式,譜寫校村雙向奔赴新篇章。

參觀友誼村黨群服務中心

簽約現場

揭牌儀式

活動合影

參觀中國大運河博物館